Industry knowledge

行业知识

生物质发电-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生物质发电-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分会日前发布的《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952 万千瓦,连续第三年位列世界第一。 《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43万千瓦,年发电量1326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 1122亿千瓦时。截至2020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占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2%,发电量占比达到6.0%。 202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为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和安徽,装机规模分别为365.5 万千瓦、282.4 万千瓦、242.0 万千瓦、240.1 万千瓦和213.8万千瓦。新增装机前五位的省份是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和广东,新增装机分别为67.7 万千瓦、64.6 万千瓦、41.7 万千瓦、38.9 万千瓦和36万千瓦。 分类别看,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新增装机311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533万千瓦。《报告》指出,国内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率保持持续增长,对于垃圾焚烧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为满足垃圾焚烧消纳生活垃圾的需求,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和乡镇移动,垃圾焚烧量将持续保持增长。农林生物质发电方面,2020年新增装机21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330万千瓦。《报告》指出,2018年开始,由于可再生能源补贴持续拖欠,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利用小时数逐年走低。统计显示,2019 年全国利用小时数超过 5000小时的项目为 188 个,总装机达到 526 万千瓦。《报告》判断,全国约有一半项目在承受电价补贴拖欠的压力下,仍在坚持正常运营。 《报告》特别强调,当前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垃圾焚烧发电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环保排放引发的邻避问题依旧突出,在垃圾处理费偏低的背景下行业对电价补贴的依赖程度过大。另外,农林生物发电局部地区布局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原料供给保障困难,部分发电项目在转型热电联产的过程中升级改造难度偏大。 《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新增容量将达到 370 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700 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新增容量将达到 670 万千瓦,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 2200 万千瓦。

2021

05-04

国家能源局回应:生活垃圾焚烧供暖是否属于国家鼓励的生物质能

国家能源局回应:生活垃圾焚烧供暖是否属于国家鼓励的生物质能 国家能源局日前回复了关于生活垃圾焚烧供暖是否属于国家鼓励的生物质能问题。 问题: 我们公司是专门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企业。在刚刚发布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关工作的通知》中,鼓励“合理发展生物质能供暖”,请问 生活垃圾焚烧是否属于“生物质能”范畴,是否在鼓励的范围之内?如何理解“生物质锅炉不得掺烧煤炭、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其他物料?”“生物质发电补贴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中是否包含对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补贴? 答复: 一、关于生活垃圾焚烧是否属于“生物质能”范畴,是否在鼓励的范围之内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生活垃圾中的有机部分属于城乡有机废物。利用生活垃圾有机部分焚烧转化成的能源属于生物质能范畴,属于鼓励的生物质能供暖范围。 二、关于如何理解“生物质锅炉不得掺烧煤炭、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其他物料” 结合《通知》中上下文,此处“生物质锅炉”不包括生物质热电联产,主要指上文提到的专门以农林生物质、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气为燃料的生物质供热锅炉。 三、关于“生物质发电补贴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中是否包含对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补贴 《通知》中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包括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和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

2021

05-11

河北承德“十四五”规划:大力推广生物质等清洁供热技术

6月15日,《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其中以下为生物质相关的内容: 第四章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节 培育壮大三大支撑产业 清洁能源产业。依托资源富集优势,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核电、生物质、地热能、油母页岩等清洁能源多种方式开发利用。加快推进三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发电基地建设,拓展延伸装备制造、钒储能技术、绿氢、运维服务等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形成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造京津冀清洁能源输送基地和国家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提升清洁能源发电规模。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资源,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建成投运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加速实施滦平、隆化、双滦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积极推进核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保障全市能源安全,助力民生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创新融合发展水平。依托远景能源、特变电工、金风电控等企业,提升风机整机、SVG、逆变器等系列产品制造能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配套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依托建龙国家级清洁能源用钢基地,着力发展风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装备用钢制造及加工。探索“清洁能源+钒储能+大数据+微电网”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建成一批创新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着力构建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清洁能源体系。加强氢能战略研究和布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先进技术,推进制氢与风光储耦合项目,力争建成一批在京津冀城市群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制氢项目,推动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四位一体,形成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为依托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提升清洁能源电力送出水平。推动特高压项目及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争取成为京津地区绿色电力消费的重要输送极。全面提升全市电网送出能力和清洁能源发展规模。到2025年,力争清洁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第六章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完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 全面推行清洁取暖和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城市建成区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以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大力推广天然气、热泵、中深层地热、生物质、太阳能等清洁供热技术,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100%。加强热源建设,提高中心城区及县城集中供热能力,启动实施南区热电厂二期项目以及县市区其他供热项目,逐年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到2025年,全市五年累计增加集中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 第九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保障支撑能力水平 第三节 构建全链条现代能源供应网 提升电力设施保障能力和智慧化水平。全力实施清洁能源送出工程,加快建设承德首座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同步配套建设500千伏变电站项目,形成“三站一送大基地”清洁能源送出网架,着力提升清洁能源消纳送出能力。积极推进城市配网项目建设,争取新建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19座,新增输变电容量1300兆伏安以上,持续巩固城市供电可靠性。全面提升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加强布局建设35千伏、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和电网线路项目,加快配电台区改造升级,争取“十四五”期间农村电网新增容量170兆伏安以上,持续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助推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及与用户双向互动能力。依托产业园区、大数据中心、大型公共设施及重点用能企业,建设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生物质、核小堆等多种能源供应形式的智能微电网项目,着力培育能源互联网新业态。

2021

07-05

巴西推广生物质能发电

巴西圣保罗州政府近日宣布,将新建一座生物质能发电厂,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 生物质能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近年广泛用于供热、发电及运输等领域,利用甘蔗残渣发电便属于其中的一种。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之一,一直积极利用甘蔗发电。 巴西于2017年立法批准“国家生物燃料政策”,旨在提高包括甘蔗在内的生物燃料在全国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安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巴西甘蔗发电22.6亿千瓦时,占全国生物质能总发电量82%。巴西甘蔗行业协会认为,到2030年,巴西生物质能发电产能将增长55%以上。 甘蔗在加工成蔗糖或乙醇等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残渣,通常被当做肥料使用。圣保罗州这座新建工厂采用生物消化器,可将固体残渣中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可用于发电。发电厂利用该技术全年都可发电——蒸馏残液不便存储,可在收获季用于发电;固体残渣可以存储,使用不受季节限制。 圣保罗州是巴西最主要的甘蔗产地,甘蔗产量约占全国的54%。圣保罗研究基金会的报告表示,目前生物质能发电在该州家庭供电占比已达25%。专家认为,如果甘蔗残渣在发电过程中能进一步得到有效利用,将会大幅提升这一比例。 长期以来,圣保罗州政府通过多项举措致力推广生物质能应用。2012年,圣保罗州推出“保利斯塔沼气计划”,强调利用当地的甘蔗产业推动沼气和生物甲烷的发展。2017年,该州通过立法将生物甲烷注入公共天然气运输管道,要求管网中至少要加入0.5%的生物甲烷,并逐步提高比例。 在政府持续支持下,当地研究机构发布了圣保罗州生物燃气、生物甲烷及电力交互地图,为决策者、投资者更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数据支持。

2021

07-26